首頁 > 行銷業務 > 讓顧客憑直覺選擇你
順應對方大腦的黑科技

讓顧客憑直覺選擇你

EMBA雜誌457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4.08.29

 

看起來很天然、感覺很有質感、讓人想到小時候……,許多研究指出,顧客的購買決策,從來都不是理性的。如何讓顧客憑直覺,就選到你的產品?關鍵就在於,品牌如何暗示顧客的大腦。


汽水廣告的開瓶聲、乳製品包裝上的牛隻圖像、手工藝品的牛皮包裝紙……,如果你經常會受到這些東西的吸引,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人的購買決策,從來都不是理性的。


哈佛商學院教授扎特曼(Gerald Zaltman)指出,我們約有九五%的購買決策發生在潛意識當中,也就是僅有約五%的這類決策是有意識的行為。知名經濟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也表示,潛意識中的心理捷徑(mental shortcuts),往往會凌駕理性抉擇,使我們做出倉促決定。


這代表人們之所以選擇公司的品牌或他牌,往往是基於直覺,傳統的行銷戰術可能不再適用。這對品牌的意義是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品牌該如何說服顧客選擇自己?


資深品牌策略顧問與行為學專家贊恩(Leslie Zane)的答案是:「順應天性。」也就是不跟顧客的直覺硬碰硬,而是去理解顧客抉擇背後的心理與科學,順從對方大腦運作的方式,設法讓自己成為對方憑直覺行事時,會挑選到的品牌。


贊恩在最近出版的「直覺的力量」(The Power of Instinct)一書中指出,人們會憑直覺做出品牌抉擇,是因為腦內一個名為「品牌連接組」(Brand Connectome)的神經網絡。想要影響該網絡,讓自己成為顧客內心的首選,你必須運用的重要工具就是「成長驅動要素」(Growth Triggers)。


壯大你的品牌連接組
讓顧客對你有正面聯想


控制我們的品牌抉擇的不是我們自己,而是腦內的連接組。所謂連接組,就是大腦所有神經連結的全面圖。而在這個全面性的連接組之下,你所接觸過的每個品牌也在其中,並各自有各自的品牌連接組,也就是由與之相關的記憶與聯想,所構成的神經網絡。


當顧客首次接觸品牌時,就像被埋下了一顆種子。然後隨著每次跟品牌產生有意義的互動,腦部就會發生變化,產生與品牌相關的記憶與聯想。顧客會從「品牌」的這個神經節點上,延伸出由種種記憶與聯想所化為的枝幹,逐漸形成一個越來越複雜的神經網絡,也就是品牌連接組。


而連接組上的記憶與聯想綜合起來,就決定了顧客會直覺性選擇哪個品牌。例如,小時候媽媽用可果美番茄醬炒飯給你吃,那它對你而言可能就不僅是個品牌,也是個母愛的印記。即便成年後,你仍可能下意識對該品牌有點偏心。


又例如,純品康納(Tropicana)橘子汁的包裝圖示,是一根紅白相間的吸管,直接插在一顆飽滿鮮亮且帶著水珠的橘子上。這就容易讓顧客產生「鮮果榨取」的正面聯想。


品牌應盡可能讓顧客對自己產生更多正面的記憶與聯想,以刺激相關的神經網絡成長,使品牌連接組持續成長茁壯,佔據顧客的腦容量,使其他競爭品牌的連接組越來越小。


如此一來,顧客就只會想到你,走進店裡也會不加思索地選擇你的品牌,對你產生「直覺性品牌偏好」。這代表的是,唯有品牌連接組壯大,品牌才能獲得顧客青睞,因而得以生存且成長。


知名巧克力品牌M&M,明明是充滿人工風味的零食,卻在講求健康的時代屹立不搖,就是因為它的品牌連接組一直持續進化。


舉例來說,該品牌在九○年代發展出一系列品牌角色,每個角色都活靈活現,有各自的特質與背景故事,使得該品牌有了更人性化的印象。公司偶爾也會讓其角色裝扮成經典人物(如瑪麗蓮夢露與披頭四)。


除此之外,M&M也設法讓大眾對他們產生「健康」的聯想,比如推出了糖衣內包裹著蝴蝶餅的M&M。該產品的包裝圖樣,就是其中一個M&M角色被照X光,結果發現內裡是蝴蝶餅,以俏皮的方式傳遞「我也是有營養價值」的訊息。


另一方面,M&M也推出烘焙用的產品、食譜與周邊,例如量匙與攪拌碗。這有助於讓人將該品牌與烹飪連結,還有親子活動(大人小孩一起做以M&M為原料的糕點)聯想在一起。公司也參與贊助體育團隊。這些都是為了讓人們對該品牌有更正面而健康的聯想。 


M&M從各方各面不停觸動人們的記憶與聯想,將品牌跟人們孰悉又喜愛的事物連結,人們也因而將對這些事物的想法與好感,投射到該品牌上。這讓M&M在消費者腦海裡的連接組持續擴展,成為其他同類品牌難以與之競爭的存在。


啟動成長驅動要素
創造誘發聯想的暗示


顧客對品牌產生更多的正面聯想,就會直覺性地購買你的產品。品牌想要觸發這類聯想,就必須創造「成長驅動要素」。


簡單來說,成長驅動要素是某種代碼或提示,雖然看似簡單,卻能誘發對品牌的正面聯想。它可以是文字、圖像、聲音、氣味或觸感,透過感觀來勾起顧客心中某種感受、喚醒某段回憶等等,以下是六種常見的驅動要素:


●圖像。

 

品牌的商標、包裝上的圖片等等,就都屬於這類驅動要素。比如說我們看到樹木,就可能聯想到生命、成長等等。而耐吉(Nike)的勾勾商標則傳遞了一種向前的動力。


圖像驅動要素是所有要素當中最為強大的,因為圖片會在記憶裡儲存兩次,一次以圖像方式,一次則是以文字方式。而且根據3M的研究,人腦處理圖像的速度,比文字快了六萬倍。


 語言。語言驅動要素包括口頭語言跟書面文字。例如,耐吉經典的「只管去做」(Just do it)標語雖然簡潔,卻傳達出堅韌不拔、奮力向前的衝勁。


以顧客服務卓越聞名的美國連鎖店速食店福來雞(Chick-fil-A),則是運用口頭語言作為驅動要素的範例。其店員在聽到顧客道謝時,就從不說「不客氣」,而是以「這是我的榮幸」回應。這小小的差異,就讓人感到對方是誠心並樂意為自己服務的。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57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顧客關係 量量看,公司跟顧客的關係
如何跟顧客建立長期的關係?如何追蹤顧客是否會再次消費?三家中小企業各自有不同的做 ... ...
2022.05.30
READ
顧客服務 別掉進顧客意見的陷阱
許多公司很重視顧客意見,透過問卷調查、意見表、公司網站的留言板,收集顧客的聲音。 ... ...
2019.10.31
READ
行銷策略 拉「店面」進行銷團隊
在網路時代,顧客連床都不用離開,就可以買到所有要穿的衣服,所以實體店面的體驗必須 ... ...
2017.08.07
READ
幫助顧客做出改變 拒絕不是銷售的終點
「我們要戰勝顧客的拒絕!」 幾乎每位銷售人員都曾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但銷售人員的 ... ...
2017.09.21
READ
觀念趨勢 二○一八年五大行銷趨勢
企業在新的一年思考行銷,應該注意的五大趨勢:1.我們身處的是體驗經濟的時代,老舊 ... ...
2017.12.08
READ
文化輸出 當韓流吹進漫畫產業
防彈少年團的音樂、影集「魷魚遊戲」,近年韓國文化風靡全球,下一波文化輸出,正悄悄 ... ...
2023.03.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