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別再急著給建議
個人管理

別再急著給建議

EMBA雜誌41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1.02.25

 

「這個你應該這樣做啦……」,「你有試過A方法嗎……」,「你乾脆把這個改掉……」。一直聽到主管或同事這樣說,大部分的人都會在心中浮現,「我為什麼要聽你的?


這正是心理學上的「抗拒理論」(Reactance Theory)。當一個人感覺到被別人限制,或被威脅到自由時,會以反抗回應。也就是說,在沒有提出要求的情況下,有人直接給了你建議,你會因感覺到失去主控權而抗拒,想做恰恰相反的事情,好搶回主控權。


因此,管理顧問庫爾(Laurie Cure)於學習長雜誌(Chief Learning Officer)上指出,不請自來的建議,往往沒有給對方更多的可能性,而是限縮了他們的選擇,令他們憤怒。以下是五種讓人感到不開心的建議說法:


1.「你應該這樣這樣做。」這往往代表,你只有一個選擇,而且選擇權不在你手上。


2.「你乾脆就……。」空白部分可以填上「辭職」、「搬家」、「離婚」等。這種建議的缺點在於,一個問題往往是複雜的,只丟出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會讓對方感到沮喪,想儘快結束談話。


3.「你有這樣這樣做過了嗎?對我來說超有效。」無論對方是否已經嘗試過,這樣的說教,往往令人反感。


4.「如果你一開始聽我的就好了。」這句話會立刻破壞雙方的信任。


5.「你會沒事的啦!」「這件事一定會過去的!」這些說法讓對方覺得,他正在經歷的痛苦與掙扎,被「說小」了。即便是出於善意的安慰,這樣通常太早下結論的說法,無助於對方解決問題。


想協助對方建立自信,並支持他的學習,更理想的做法是:


1.抱著同理心傾聽。不要在還沒弄清楚對方目前的情況之前,就急著跳到結論,提出解決方法。


2.安靜地讓對方發洩。每個人都有想單純發洩情緒的時候,他可能知道自己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且不需要別人再次提醒。


3.提出強有力的問題。提出有意義的問題,能讓對方整理出結論。例如,「現在你需要我做什麼?」「你正在考慮哪些選擇?我們需要一起腦力激盪出更多的可能性嗎?」「如果你可以重新再來一次,有沒有哪些地方你會做得不一樣?」「你最希望從這件事獲得什麼?你的願望跟擔心各是什麼?」


4.先獲得對方同意,才給建議或回饋。學習忍住,你想要從口中滔滔不絕而出的「智慧之語」。


5.如果對方請你給建議,要注意你提出建議的方式。例如,開頭先說:「我相信你夠堅強,最後一定會想出辦法,現在我只是先說一說我的想法。」

 

相關文章 ARTICLES
增進談判技巧 十個談判小秘訣
若你帶著上戰場的心情去談判,那麼你就真的會面臨一場戰爭。」健康零食平台「零食國度 ... ...
2017.08.09
READ
個人管理 授權是一條有更多風景的路
什麼是授權?創業家加吉(Dalip Jaggi)認為,它是一門藝術與科學。它是一 ... ...
2023.11.30
READ
勇敢說不 做得更少,但做得更好
如果不先了解需要留下來的是什麼,就無法放掉不夠重要的事物。 ...
2019.08.01
READ
編輯部報告 如何和難搞的人合作
很多人一定都同意,工作中最困難的往往不是難做的任務,而是碰到「難搞」的人。研究顯 ... ...
2025.05.27
READ
問題推不動,效率太低落? 原來,關鍵就在摩擦力
過時的規則、繁複的流程,每一個步驟都在拖累你的效率,你是否也覺得工作中充滿各種障 ... ...
2024.02.27
READ
生產力與效率管理大師艾倫(David Allen) 提高生產力的秘密
人生沒有難題,只是有很多專案而已。想有效完成工作,必須先認清工作的本質。 ...
2019.06.0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