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動盪世代,企業應該優先做什麼
熱門話題

動盪世代,企業應該優先做什麼

EMBA雜誌409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0.08.31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也讓許多企業了解,能夠撼動公司的突發事件,在未來將會變得越來越頻繁。


策略專家奎阮惠(Quy Nguyen Huy)在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智庫網(INSEAD Knowledge)上指出,今天,比起追求短期獲利,企業更應優先加強因應危機的能力。他建議企業做好以下四件事,才能在充滿變數的環境中生存:


1.永續經營優先於短期獲利。獲利良好的企業如果缺少應變能力,也很可能在危機中倒下。因此,在充滿變動的時代,企業選擇合作夥伴不應該優先考量獲利,而是要策略性地區分,哪些是長期合作夥伴、哪些可以在危機來臨時,提供即時的協助。


擁有多元的合作夥伴,讓企業在緊急狀況發生時,能更彈性地改變生產策略。宜家家居(Ikea)就是一個好例子,公司的供應商遍及世界各地,且多為中型企業。透過長期合作,對方建立良好的忠誠度,還能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2. 量化環境威脅對公司的影響。雖然大家都了解大環境的改變,像是難民潮、氣候變遷、區域衝突等,會對公司的營運造成威脅,但是對企業來說,這些大家認為機率較低的事件,通常不會被列入優先討論的議題。


事實上,企業應該投入較多的時間與資源,思考這樣的危機來臨時,如何有系統地處理環境的威脅。這些情境演練的目的,不是要準確預測未來的危機,而是要提升企業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


3. 提升組織免疫力。科技能夠預測潛在的威脅,但是科技終究只是輔助,企業永續經營所依賴的,還是領導人是否有正視問題的勇氣,以及解決問題的意願。就像人體的免疫系統,如果企業的各個層級能夠及時回報,並解除潛在的危機,就能讓組織維持良好的運作。


諾基亞公司(Nokia)就曾因為領導階層漠視問題,而面臨經營危機。公司原本可以憑藉豐富的資源,發展智慧型手機,與蘋果的iPhone抗衡,但由於企業文化支持權威式領導,管理階層不願意改變、團隊也不願意主動回報問題,導致整體營運下滑。


這次新冠疫情的失控,也可歸咎於類似的政治因素,中共政權的高壓控管,導致地方官員為了避免麻煩,而隱匿了疫情。


4. 組織的運作必須結合政府政策。世界地球村的概念正在退燒,本土優先的經濟政策將成為未來的趨勢。近幾年來,英國退出歐盟、川普實施「美國優先」政策,現在更因為疫情的影響,國際間的交流幾近停止。


可預見的是,各國政府未來勢必會將與公共衛生相關的供應鏈留在當地,對跨國併購、合作等限制,也會更加嚴格。


然而,這也代表本國的企業會受到政府的支持與保護。如果公司願意配合政府政策,爭取政府資源,能幫助企業成長,也能為提供本國人口就業機會。


未來,企業最大的敵人不再是競爭對手,而是隨時變動的大環境。因此,如何與不同組織合作、攜手度過危機,將是企業優先思考的議題。

 

相關文章 ARTICLES
大聯大控股永續長曾國棟 擁抱無勝有利的經營哲學
二○○四年開始,友尚董事長曾國棟透過購併策略,加速公司成長。之後,他帶領公司加入 ... ...
2024.02.27
READ
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 不斷問,下一個是什麼?
從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等事業出發,崇越不斷跨足光電、汙水處理等新領域,甚至經營起水產 ... ...
2020.03.31
READ
創新創業 亞馬遜最重要的一個字
去年,富比士雜誌問股神巴菲特,在他長時間第一手的觀察裡,企業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人 ... ...
2018.12.25
READ
台灣美體小舖董事長黃慧娟 每一槍都要打中
三十二年前,她擊敗競爭者,引進知名保養品品牌The Body Shop,快速成長 ... ...
2019.03.15
READ
Z世代消費者大軍來襲 經典品牌如何抓住年輕世代
每一個經典品牌,都不想成為長輩品牌,都努力不被時代淘汰。Z世代年輕消費者要的究竟 ... ...
2024.09.30
READ
普萊德科技董事長陳清港 用利他文化,帶動公司成長
普萊德的利他文化,不僅讓公司榮獲各種相關獎項,更形塑了企業文化,帶動公司運作,讓 ... ...
2018.07.1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