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向恐怖電影學創新
編輯部報告

向恐怖電影學創新

EMBA雜誌451期 / EMBA雜誌編總編輯方素惠
2024.02.27

 

 

這幾年,好萊塢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新製片模式出現。不同於大製片廠的大卡司、大資本做法,它每一部片子成本極低,卻往往締造佳績,甚至捧回好幾座奧斯卡獎。


布倫屋製片公司(Blumhouse)主要的電影類型是恐怖片,出品了「陰兒房」、「窒友梅根」等熱門電影。


它最大的特色是用低成本模式,例如,「靈動:鬼影實錄」一片採偽紀錄片型式,製作成本只有一萬五千美元,卻在全球票房破一億九千美元,投資報酬率驚人。


它主打恐怖片並不是一個偶然,而是策略配套,因為恐怖片是低成本比較可以駕馭的影片類型。對公司來說,當這個決定成本低、包袱不大,反而可以實驗探索,讓各種創意迸發,電影更吸引人。


它創造了新的人才合作模式,提供較低酬勞給導演、演員,但根據票房分潤。當工作人員成為命運共同體,更願意不斷提出各種可能,因此一舉打破大製片廠多年來牢不可破的公式(五四頁)。


對於不同產業來說,這個典型的破壞性創新案例,非常具有啟發性。在你的產業裡,有什麼長期存在的潛規則嗎?每一次推出產品或服務,一定要遵循同樣的模式嗎?試著探索實驗,顛覆規則,也許顧客雙手歡迎。


在這期內容裡,有創意的例子還包括,日本出現了一種試吃專賣店,它為顧客提供各種新產品試吃試用的機會,讓顧客免費嚐新,喜歡的話立刻購買。這也讓企業有個行銷的好地方(一一六頁)。


這些創意要產生,有個重要的條件:公司裡不能有太大的摩擦力。因為歷史或為了安全而逐漸疊加上來的繁瑣規定,往往扼殺了生產力和創新。


如果你在組織裡感到有點窒息,很多事情推不動,也許可以採用折半原則:把該開的會議減一半,要完成的期限減一半,要準備的資料減一半。看看這樣會不會帶來新氣象(六八頁)。


各種線索都說明了,現在不是厚重長大的時代,而是小步快走的時代。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編輯部報告 讓改變,變簡單
因為某些原因,我想買一台新的空氣清淨機。家裡的另一半非常反對,寧可把原來的清淨機 ... ...
2024.01.31
READ
個人管理 快樂何處尋?
快樂不是一個目的地,而是一個方向。一個人要追求的是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快樂一些,而非 ... ...
2023.10.30
READ
跳出盲點 打造零偏見決策
有信心的人點子應該比較聰明?過去成功過,照做應該錯不了?小心,你已經掉入大腦設下 ... ...
2019.01.11
READ
編輯部報告 愛與謙遜的領導
多年來我們專訪了很多全球頂尖思想家,但這一次是一個里程碑。穆拉利(Alan Mu ... ...
2024.05.30
READ
細節裡藏玄機 成功人士的日常習慣
態度會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想要知道什麼樣的人會成功,有時從他們的待人處世上就可以窺 ... ...
2016.12.12
READ
用最短距離達成目標 再懶散也做得到的PDCA
你總是擔心無法達成目標,或是容易中途就放棄? 不妨試著運用「懶散人的PDCA」, ... ...
2020.05.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