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腦力激盪時,如何產生更多創意
奇果創新管理顧問公司首席顧問周碩倫

腦力激盪時,如何產生更多創意

EMBA雜誌466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5.05.27

 

我在要求團隊創新突破的時候,他們經常還是套用過去的做法進行微調,沒有什麼突破性的想法。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團隊更有效地產生創意,並擁有持續創新的能力呢?


在這個提問裡面,其實有兩個非常容易混淆的名詞。一個是「創新」,另一個是「創意」。輔導企業創新時我會先問,公司如何定義創新和創意?因為「明確定義創新」,就是推動創新的第一步。如果主管說不出創新的目的,也不知道創新該具備哪些要素,以及你會如何衡量創新成果,團隊創新就像在黑暗中打靶,根本不知道要瞄準哪裡(創新目標)。


如果希望團隊提出創新想法,讓公司有更多創新的產品或是服務,就必須先讓大家了解「創新」到底是什麼?公司將會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創新成果,大家才能集中資源和力量,進行後續的腦力激盪。


一般來說,創意(Creativity)指的是「與眾不同的想法」;創新(Innovation)則是「把與眾不同的想法,做出來,並證明其有價值」。在創新圈裡面,很多人說創意不值錢,因為天馬行空、胡思亂想誰不會?問題就在於,誰能把天馬行空的想法,落實做出來,並且轉換成顧客想要的產品,以及公司想要的利潤。


透過以上說明,你可以歸納出創新的通用方程式:創新=創意X價值X執行。如果創意、價值、執行,其中一個是零,創新就不會實現。例如有絕佳的創意,但做不出來,就不算創新。但是如果只找做得出來的創意,卻對顧客沒什麼價值,依然不叫創新。


公司可以運用這個公式發展出自己的定義,例如,3M對創新的定義就是:「能夠改善顧客生活,並創造公司利潤的新想法,把它付諸實現變成實際產品的行動,才叫創新。」其中的新想法就是創意要素;改善顧客生活和創造公司利潤就是價值要素;付諸實現就是執行要素。三個要素同時存在,並且能夠高效率地完成,才叫作創新。


左右腦思維的挑戰


這個創新公式看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不容易。其中的一個挑戰是:如何充分發揮收斂思維與發散思維,又不讓這兩種互斥的思維方式彼此牽制或打架。許多人都知道「左腦」和「右腦」的理論:左腦思維是基於事實、注重細節的,透過文字、數字、邏輯、批判,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決定;左腦思維模式傾向於收斂思維,幫助你在眾多的方案裡面,判斷哪些方案可行?哪些方案的價值比較高?


右腦思維則是基於想像力的、是一種情境式、圖像式、發散性、重視感官和直覺的思維能力;右腦思維模式是傾向於發散思維,有助於產生更多、更不同、更超出現實的創意思考。


要解決創意力不足問題有一個簡單的做法,那就是把產生創意的發散思考過程,和評估價值和可行性的收斂思考過程,徹底分開。也就是當團隊在發想創意時,嚴格禁止針對創意的價值判斷以及可行性評估。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只是延後對創意的評估,而不是完全不能批評。比方說,公司在考慮創新方案的時候,可以規定在會議的前二十分鐘內進行發散思考,請團隊成員盡可能地提出所有可能的創意想法,如果有人違反規定,就罰錢。等到二十分鐘創意發散過程結束後,才能進行收斂思考,進行綜合的價值評估和可行性分析。


那麼在二十分鐘內團隊會不會想不出創意呢?這時候不妨運用腦力激盪的四個原則,來激發團隊的創意:


腦力激盪原則1  多多益善


創意發想的第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要求創意的數量。而這個創意數量,一定要超越大家原本的思考習慣。例如,你的團隊原本都沒有提出創意的習慣,你可以要求這次會議每個人都要提出一個創意。如果你的團隊成員每個人都已經習慣提出創意,你就可以要求每個人接下來都要提出至少三個創意。


史丹佛大學教授希莉格(Tina Seelig)認為,在團隊的創意過程中,至少要能提出五百個點子以上,才能激發真正的突破性創意。五百這個數字乍看誇張,但背後的意義是,如果不要求誇張的創意數量,我們可能會「懶得」想創意,或是只想得出平凡無奇的創意。史丹佛要求的五百個創意,為的就是要把你原本知道的、隨便想到的一百個創意寫完之後,絞盡腦汁、突破框架去設法想其他四百個全新的創意。


腦力激盪原則2  天馬行空


建議在發想創意時,不要因為目前不合法,就不敢想,創意階段不應設限。不合法不代表永遠不合法,做不到也不代表未來做不到。好比Uber開始發展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公司在許多地方並不合法。但在兩位創辦人鍥而不捨的推動之下,如今許多國家都有Uber的服務,不僅合法,也極為便利。


華特迪士尼先生曾說:「能夢想的事情,你就能做到!」(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這句話的重點在於,不是先知道怎麼做,而是先知道怎麼「敢想」。當初他在奧蘭多買下一大片沼澤地,旁人只看到泥濘與鱷魚,他卻看到快樂的孩子們與樂園。之後他在當地自己建置了電力系統、水庫等等。他是先有夢想,再去找方法。在創意發想時,不要先讓方法限制了自己的想像。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66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你知道嗎 向烏克蘭總統學領導
戰火中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是一隻找到了 ... ...
2022.03.31
READ
個人管理 4個必學簡報技巧,演講可以這樣做
公開演說讓許多人感到相當苦惱。有人會在上台簡報時,緊張到腦中一片空白;有人是在向 ... ...
2019.12.30
READ
編輯部報告 逆境學
困境中,應該從哪裡找出路?這一期的三個案例,提供了不同方向的啟發。第一個案例從顧 ... ...
2022.06.30
READ
協商技巧 四個籌碼,變身談判達人
為了幫助自己或公司獲得最大利益,你必須學習如何增強自己的談判力。 ...
2017.12.13
READ
做「重要」的事 十分鐘,讓自己變更好
無論你有多忙,一天之內都可以生出十分鐘,將這珍貴的時間留給「重要」的事情。 ...
2017.07.10
READ
活在「當季」 給女性的懶惰天才時間管理法
要提高生產力、要充分利用時間、要扮演好各種角色……,其實你需要的是一種更溫柔寬容 ... ...
2024.12.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