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銷業務 > 如何運用社群經營,耕耘顧客關係?
台北數位集團董事長藍信彰

如何運用社群經營,耕耘顧客關係?

EMBA雜誌42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1.08.31

 

 

 

Q.我們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咖啡機,為了要耕耘與顧客的關係,我們成立了臉書社團。但社團裡的討論並不熱絡,這讓公司覺得社群經營沒什麼成效。該如何運用社群經營,讓顧客與公司有更好的互動?


A.
社群
經營有許多管道,舉凡LINE官方帳號、臉書粉絲專頁以及社團,或是年輕族群較常使用的Instagram,而這些社群各有各的特點。一家公司在社群經營之前,應該先思考行銷目的是什麼,再根據目的,選擇社群作為主要的宣傳工具。


每個社群平台提供的功能並非完全相同,不同社群,有不同的功效。有些平台擴散力強,有些平台則是讓賣方有較高的掌控度。


以LINE官方帳號的社群經營為例,會是由賣方單方面向已經加入好友的顧客發送消息,因此公司有較高的掌控度,適合用來連絡已經購買過產品的消費者,進行再行銷,或是提供售後服務等功能。像是全家、7-11,或是比較大的電商平台,通常都會透過官方帳號宣傳,比起向外擴展顧客群,他們更著重於提升消費者再次去商店的頻率。


而臉書社團的社群經營,因為鼓勵社團內的所有人張貼文章,互動方式較為雙向,消費者之間也較能夠產生連結。然而,有時也可能會出現消費者張貼負面評價的貼文,因此從經營者角度看來,比較難掌控發言的風向。


臉書粉絲專頁的掌控度則介於LINE官方帳號,以及臉書社團兩者之間。當經營者發文後,消費者可以在文章下方自由留言,但留言所帶來的影響力,可能小於在社團內直接發文。


粉絲專頁的好處是,當經營者發文後,可以吸引消費者按讚或分享,藉此觸及到消費者的朋友們。這些人原先可能沒有接觸過商品,但因為朋友有用過,而對產品產生好奇。因此,相較於LINE官方帳號,粉絲專頁的社群經營,跨出圈外的能力比較強,能夠讓更多元的人看到消息。


這些社群經營,有的適合擴充,能吸引更多人成為消費者;有的則是著重於維持現有顧客。公司可以思考是否有全部使用的必要,因為若是全部使用,就必須花更多時間與人力,製作適用於不同社群的貼文素材。


社群經營的兩大盲點


一般來說,在運用社群與顧客交流時,企業較常落入以下兩個陷阱:


X用一樣的方式經營所有社群

 

企業在選擇使用社群時,常常沒有仔細評估每個社群的特性,採用相同的方式經營所有平台。事實上,應該要先選定目標客群(target audience),思考公司經營社群的目的是什麼,是要拓展顧客群,做更多的生意?還是想要維繫現有的顧客群,維持品牌忠誠度?若是沒有經過評估,直接在所有社群發送一樣的訊息,恐怕無法得到成效。


X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社群經營

 

企業可能會想著要多賣一點產品,卻忽略了顧客的想法。以加入臉書社團為例,顧客往往會想知道,加入社團之後,自己能獲得什麼好處?社群經營主要的功能是分享與討論,公司應該要多分享一些內容,像是除了分享新產品訊息之外,也應分享一些有用的消息,給已經購買產品的消費者,例如,舊產品該怎麼保養,才能延長使用年限等。


以經營臉書社團為例,以下是公司可以思考的三個經營重點:


1.社團內的成員想知道什麼?


在社團內的人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已經買商品的人,一種是正在觀望,想要多了解一下產品的潛在顧客。企業要思考,這些社團成員究竟想得到什麼訊息?


當社團內許多人都已經購買產品,這時候再收到產品的銷售消息,對他們而言並沒有太大意義。消費者會加入社團,一個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得到有用的訊息,更了解應該怎麼使用產品。以咖啡機為例,企業可以分享,哪些咖啡豆,使用這台咖啡機沖泡會有更佳的風味,或是分享關於沖泡咖啡的秘訣,例如最適合的溫度、咖啡豆的比例。


除了使用的方式外,也可以讓消費者之間能互相討論,以及交換使用心得。例如,公司可以分享一些咖啡相關的料理,讓社團成員可以動手做,鼓勵他們在社團內分享成果。


在分享消息時,要站在顧客的角度來分享,而不是過於聚焦在推銷產品,卻忘了要引發消費者參與討論、在社團中互動的動機。


2.提供資訊,解決問題


社團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在於,讓已經購買商品的人,提出使用產品時的疑問,這時候公司就要提供正確的資訊,展現專業度。如果有人在社團中提出產品的瑕疵,公司也要迅速反應,盡快解決問題。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21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品牌大師Martin Lindstrom 看見顧客內心的小孩
協助阿拉伯婦女駕駛時,他戴起面紗假扮當地婦女;想了解某區的消費者,他會去當地理髮 ... ...
2020.01.30
READ
品牌行銷 你看球,我贊助
美國網球公開賽剛剛落幕,企業一年的贊助費從百萬美元到千萬美元不等。為什麼每年企業 ... ...
2017.10.16
READ
品牌大師Martin Lindstrom 當消費者恐懼時
經濟不景氣時,消費者擔心工作不保、付不出房租,不願意多花任何一點的錢。但卻有些品 ... ...
以熙國際 幫企業站上國際舞台
如何和國際互動、做生意?這讓許多主管傷透腦筋。以熙國際從四個方向切入,希望能協助 ... ...
2020.04.30
READ
從買賣關係升級 親愛的客戶,我想和你長長久久
想要避開價格戰,強化和重要客戶的關係,公司和客戶就不應該只是買賣關係。如何透過定 ... ...
2025.01.22
READ
網路眼鏡公司沃比帕克(Warby Parker) 翻轉顧客體驗,成功創業家的三個學習
知名網路眼鏡公司沃比帕克(Warby Parker),創立十一年後準備股票上市, ... ...
2021.09.30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