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成為改變的力量
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

成為改變的力量

EMBA雜誌400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11.28

 

在清一色都是男性的終身成就獎獲獎人中,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獲得了這項殊榮。她向管理界疾呼,走出既得利益和習慣的城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思想家五十」今年頒發「終身成就獎」給哈佛商學院教授康特(Rosabeth Moss Kanter),一位企業創新與變革領導領域的重量級學者。


過去曾榮獲這個獎項的管理大師包括,英國管理思想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日本經營策略學者野中郁次郎,以及「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書作者彼得斯(Tom Peters)等。


七十六歲的康特是多年來,唯一一位躋身大師級的女性管理學者。她曾擔任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至今仍被許多人視為這本刊物的代表。她的許多著作,像是「公司男女」(Men and Women of the Corporation)、「創變大師」(The Change Masters)等等,都帶來深遠影響。


此外,康特從一九七○年代便開始重視職場的女性議題,幫助了許多職場的女性,做出廣大的貢獻。


康特在獲獎感言中指出,從過去到現在,管理界有了長足的進步。過去,英國甚至沒有管理的學位,最接近的是會計學位。過去,顧問這個職業曾讓外界感到困惑。康特回憶,她向母親介紹,她即將結婚的對象是一位顧問時,母親疑惑地問她:「這是個工作嗎?」但現在,全世界顧問公司林立,顧問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專業。


而人們對於創業的看法,也和過去大不相同。康特表示,她剛開始創業時,創業這個概念,只是一群不理智的人開家小公司而產生的詞;現在,創業儼然成為一種潮流,而創業家更成為許多國家炙手可熱的人物。舉例來說,法國總統馬克宏致力推展新創,他發表演說時就公開表示,他希望將巴黎從「光之城」(City of Light),變成「新創之城」(City of Startups)。


康特指出,儘管和二十世紀相比,人們在管理界跨出了很大一步,但「我們是否朝正確的方向傳授管理的知識?」她大聲疾呼,企業在各自努力的同時,也不能對全球議題坐視不管,像鴕鳥般將頭埋進沙中。若傳授管理知識的方向,不是朝向處理全球議題,例如改善最基層勞工的生活情況,那就需要有所調整。


「事實上,『悲觀』比『樂觀』傳得更快更遠,但『樂觀』(positivity)這個詞,比『悲觀』早一百年出現在牛津英文字典。」康特強調,她認為的「樂觀」是,知道這個世界很大,有許多地方依然需要人們去改善。


而要讓想法付諸實行、在二十一世紀推動改變,關鍵就是人。「為了我們的客戶、學生,以及我們五歲、八歲、十歲的孩子,無論行動多小,只要採取行動,這個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康特說道。


她指出,在管理這個領域,「人們需要動起來,成為改變的力量。而且,不只要成為改變的力量,而是要成為民主的力量」。對於民主,康特強調,真正的民主,不是在政府、投票、法規落實,而是在社區裡。當社區裡的人們為彼此負責、關心彼此,沒有躲在城牆後,而是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時,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最後,她也表示,她會繼續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如果無法全部都做,那至少要做夠。」她說。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00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組織行為 改變,從讓事情變簡單開始
在泰國,車禍是兒童的一大死因。然而即便如此,坐摩托車時,還是很少有兒童會戴上安全 ... ...
2021.06.30
READ
明昌國際工業董事長張庭維 經營企業就像踩腳踏車
從改革大陸工廠,到海外購併、推出自有品牌,台灣工具箱龍頭明昌國際董事長張庭維,一 ... ...
2025.07.31
READ
企業策略 網飛的電玩遊戲之旅
全球知名的影音串流品牌網飛(Netflix)早已坐穩市場龍頭位置,但它卻不因此安 ... ...
2025.04.29
READ
壹壹影業 投資IP,而不是電影
「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家IP公司,投電影不如投IP。」壹壹影業創始人黃郁茹這麼說道。 ...
把改變化為日常目標 轉型的六把關鍵鑰匙
研究指出,超過八成的企業都曾經面臨轉型失敗。想要帶領團隊成功轉型,你需要哪六把關 ... ...
2024.06.27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