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智慧製造,讓工廠變聰明
日立先端科技執行役常務兼產業解決方案事業統括本部長田嶋浩

智慧製造,讓工廠變聰明

EMBA雜誌398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10.01

 

智慧製造並不是日立設定好的未來目標,而是公司在思考未來可以走多遠,要用什麼能力走到那裡時,自然發展出來的樣態。

 

清爽明亮的工廠裡,作業人員坐在無人搬運車上,車子自動行駛過一站又一站的工作區,繞完一圈後,作業人員也完成了他的工作。在這裡,你會感受到兩條流動中的「線」,第一條是實體的物料,每一個物料都以一定的節奏前往下一個製程,每一次的作業品質與時間都是固定的。


第二條正在流動的線則是資訊情報。工廠的運作是可以預見的,作業人員收到資訊,知道物料什麼時候抵達。系統快速回報問題,讓作業人員確切掌握工廠的運作,也可以預見之後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這是日本日立某一家工廠裡的景象。過去,這家工廠的工作人員人數為兩千人,轉型為智慧工廠之後,現在已降低至兩百多人。此外,工廠將節省下來的人力,投入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像是創新,或是不斷進行改善。


日立先端科技為全球半導體設備大廠,也提供客戶科學、醫療、信息與通信技術等解決方案。近幾年來,面對工業四‧○趨勢的機會與挑戰,公司大力投入推動智慧工廠,同時積極改變,從一家設備供應商,轉型成為一家提供解決方案的整合商。


「以前我們比較想了解怎麼把機器做好,現在則是要思考我們要做的是什麼樣的機器。」日立先端科技執行役常務田嶋浩指出,過去公司是把設備努力做好,然後販售給客戶,現在則是要知道客戶怎麼用,必須要主動去了解與觀察客戶。


舉例來說,公司運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與感應器,了解客戶的動作與狀況,收集資料之後診斷,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田嶋浩認為,只有持續了解客戶的問題,公司才能跟客戶緊密的連結,也才能了解在未來客戶還會需要哪些服務。


田嶋浩最近應中國生產力中心之邀,來台分享日立先端科技在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方面的經驗。他說:「找東西賣給客戶,或做設備賣給客戶,只是在解決他的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背後其實有一連串的問題等著被解決。」


過去,當客戶需要材料或設備時,公司會幫助客戶尋找或製作,然而,這些都是在滿足QCD(品質、成本、交期)的部分。公司現在改變了做法,開始思考什麼是客戶真正煩惱的事。例如思考,怎麼做可以真正解決客戶的困難?客戶用設備時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用了設備後,能為客戶創造哪些利益?


事實上,智慧製造並不是日立早早設定好的未來目標,而是公司在思考未來可以走多遠,要用什麼能力走到那裡時,自然發展出來的樣態。而改善正是智慧工廠裡很重要的精神,儘管製程和作業相當穩定,透過物聯網與感應器的數據分析,作業人員可以從中找出明天要做的改善。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98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人力資源 鼓勵要這樣給
要讓員工的情緒油箱有油可動,主管必須適時給予員工鼓勵。專欄作家麥卡蒙(Ross ... ...
擁抱意料之外的發展 轉角遇到創新
在這個不斷變動的世界中,倚賴同一個點子,往往只能讓公司走到某個程度。米其林、視康 ... ...
2020.06.30
READ
激勵團隊,提升士氣 獎勵制度不能複製貼上,小心人才管理的地雷!
你給員工的獎勵,是他真正想要的嗎?別家公司的獎勵制度不一定適用你的公司。找出對你 ... ...
2022.02.24
READ
個人管理 壞主管會做的10件事
什麼樣的主管是好主管?什麼樣的主管又是壞主管?今日管理雜誌(Management ... ...
國際教練聯盟北京分會會長陳生民 如何讓團隊更願意改變?
希望團隊在面對產業的變動時,更願意做出改變。我們應該怎麼做? ...
尚謀品牌行銷顧問公司執行長鍾開榮 推出新產品前,應該思考哪些事?
Q.我們公司最近計畫推出新產品,但每個人對新產品都有不一樣的想法,有人說要創新, ... ...
2022.01.25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