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做好3件事,提升員工投入
安靜辭職潮

做好3件事,提升員工投入

EMBA雜誌434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2.09.29

 

只做最基本要求的工作,絕不額外多做其他事,許多員工在心裡其實已安靜辭職,只是表面上不動聲色。這波安靜辭職潮,是否也悄悄地在你的公司蔓延?

 

面對安靜辭職與低落的員工投入,這些讓所有公司頭痛的挑戰,你可以採取哪三個做法,讓員工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最近,「安靜辭職」(quiet quitting)這個詞在抖音等社交媒體上風行。意思是,員工只做職責明訂的最低要求,絕不額外多做其他事。換句話說,員工在心裡早就已經辭職了,只是表面上不動聲色。


財星雜誌(Fortune)指出,在美國,可能有高達一半以上的工作者已經「安靜辭職」,而且這個現象不只是社交媒體一時的熱潮,而是近幾十年來都是如此。


投入度低的員工,不會主動為公司多想一點、多做一件事、多創造一點價值。在競爭激烈,變動不斷的環境中,這將成為公司成長的致命傷。


今年六月,蓋洛普公司(Gallup)問卷調查了一萬五千名、十八歲以上的美國工作者,結果發現,對於自己的工作,大約有一半的受訪者屬於非投入型(not engaged),也就是只做公司要求的最低標準。


屬於主動不投入型(actively disengaged),也就是對於自己的工作非常不投入的人,在疫情爆發後人數有所成長。三年前為一三%,現在增加到一八%。屬於投入型(engaged)的員工,則佔比滑落,三年前為三五%,現在是三二%。而且跌幅在三十五歲以下的員工最明顯,這代表著,投入於自己工作的年輕員工正在減少。


事實上,員工「安靜辭職」並非新趨勢。一路回溯至蓋洛普二○○○年所做的問卷調查,非投入型的工作者佔比,從來不曾低於五○%。此外,許多研究顯示,員工投入度頂尖的公司,其每股盈餘遠勝於競爭對手。


員工投入,這個長期以來令許多企業困擾的挑戰,該如何面對?創投公司活水(Goodwater)人資長拉里威(Russ Laraway),在接受首輪評論(First Round Review)專訪時指出,企業先別把這個問題想得太複雜。


曾任美國海軍陸戰隊連長的他,在最近出版的新作「他們贏了,你就贏了」(When They Win, You Win)中,提出一套領導架構,協助企業面對安靜辭職潮,提升員工投入度。這套領導架構包含以下三大要素:


提升員工投入關鍵1
設定清楚的方向


很多員工在工作時,並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只是日復一日做同樣的工作,久而久之,就進入安靜辭職的狀態。有清楚的方向,團隊成員才會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標,以及公司對他的期待。另一方面,領導人也才能因此凝聚團隊,實現共同目標。


公司必須讓員工知道公司的目的與願景、他工作的OKR(目標與關鍵成果),以及協助他們「毫不留情地劃分優先次序」。


目的就是公司與團隊的使命,也就是其存在的意義。拉里威指出,主管可以帶著團隊一起思索公司的核心目的,例如,請團隊成員分享:「我們的服務對象是誰?」「我們為什麼有重要性?」


願景則是公司想要實現的宏大未來藍圖。要用願景給予團隊方向性,可以一起思考:「想像現在是三年後,執行長舉辦了一個派對,這是為了表揚我們什麼呢?」


定期討論公司的目的或願景,雖然聽起來遙遠抽象,卻能激發團隊的投入與榮譽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短期目標也很重要


相對於目的與願景,OKR則是較近期的目標。要注意的是,主管不應獨自決定團隊的OKR目標,而是應該聽成員的意見,互相討論設定目標,例如,可以詢問成員:「你認為我們應該共同實現什麼目標?」團隊也會因為得以參與目標的制定,而有更強烈的當責意識。


最後,你應該幫助團隊,為工作「毫不留情地劃分優先次序」。為何要強調「毫不留情」呢?因為太多人的優先事項過長,幾乎等同一張待辦事項清單。因此,毫不留情地劃分優先次序著重的是減法,減去較不重要的工作項目。拉里威表示:「如果你一週有超過三個優先事項,那就根本沒有任何事是優先的。」


他建議,主管可以在每週的會議,請每個團隊成員說出自己的優先事項,但務必要以三個為限。「關鍵是把焦點放在,本週必須做的,對公司真正重要的非常少數幾件事,然後把這些事做得很好。」他說。


員工投入關鍵2
給予員工教練與回饋


一個好的主管會透過適當的教練,協助員工朝成功的方向前進,降低安靜辭職發生的機率。然而在這裡常出現的失誤是,主管太偏重於強調員工有哪些負面行為應該改進,而非哪些正面行為應該加強,以致於,員工時常覺得自己沒有達到主管期望,因而充滿挫折和沮喪。


此外,當員工犯錯時,為了給予回饋,很多主管會做許多預備動作,思考應該怎麼說,甚至找朋友練習。但當員工做得好時,主管給予的回饋卻很貧乏簡潔,也不會特別事先思考,通常只是走到員工面前,或是透過即時溝通軟體,跟員工簡單地說:「做得好!」


這會讓員工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裡做得好。因此,在讚揚員工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具體而真誠,要具體釐清你是針對什麼而讚賞他。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34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創新變革 誰說大企業不能很創新
企業想要進行改變時,常以恐懼為訴求,告訴員工,一個會危及生存的問題,但恐懼會讓人 ... ...
2022.05.30
READ
專訪史丹福大學教授海茵斯 (Pamela Hinds) 強化新世代公司的新合作
在數位趨勢,以及疫情之下,團隊之間的協作方式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面對遠距或混合工 ... ...
2022.06.30
READ
企業策略 讓球員比球隊耀眼
年初美國職籃NBA前總裁史騰辭世,他擔任總裁長達三十年,因為他,NBA才有現在的 ... ...
2020.01.30
READ
善用微小逆境 打磨你的領導韌性
想在千變萬化的環境中成為更好的領導人, 你要培養的不是堅不可摧的力量, 而是試著 ... ...
2019.02.21
READ
四個方法,互相支持 疫情下,如何關注團隊的心理健康(WebOnly)
疫情的衝擊,帶來了焦慮、不安、沮喪等情緒,無形之中影響了團隊士氣與生產力。此時, ... ...
2021.05.31
READ
極上教育諮詢公司 一加四,一起集思共學
將團班相互學習的氛圍,綜合一對一指導的深入教學,極上如何創新教學,如何解決產業痛 ... ...
2020.07.0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