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營管理 > 有一種病叫作「大企業病」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暨CEO張瑞敏

有一種病叫作「大企業病」

EMBA雜誌400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11.28

 

張瑞敏如何靠獨創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讓海爾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工廠,轉型成為全球頂尖的白色家電品牌?又如何在收購奇異家電事業後,讓它締造十年以來最好的成績?

 

二○一九年「思想家五十」的管理界盛會中,有一場對話引起了所有人的矚目。第一,它是全場學者和顧問的演說中,唯一的企業案例;第二,主講人用的是中文,讓全場所有來自歐美的管理學者,全部戴上耳機聽翻譯。


這場訪談的主角是,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這是他繼二○一五年和二○一七年後,第三次登上「思想家五十」榜單,各列第十五名。


因應網路時代,張瑞敏以特殊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帶領海爾集團轉型成為一個創業平台,也讓公司從瀕臨倒閉的小工廠,成長為全球頂尖的白色家電品牌。二○一八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達二六六一億人民幣。


海爾創立於一九八四年,總部位於中國青島。它從生產冰箱和家電的工廠起步,發展成為提供生活解決方案的跨國企業,在全球擁有十大研發中心,一二二個製造中心。


過去,海爾曾購併日本三洋在日本的電器業務、創立超過七十年的義大利家電公司坎迪(Candy),以及紐西蘭家電巨頭菲雪品克集團(Fisher & Paykel)。二○一六年,海爾購併了美國奇異(GE)的家電事業,一年之後,奇異家電業績達到過去十年來最好的成績,並一直保持兩位數的成長。


哈佛商學院、史丹福大學等頂尖商學院,都曾將海爾在管理上的創新,作為個案研究。海爾獨創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被認為是繼福特管理模式、豐田生產模式後,第三代企業管理模式。


以下是張瑞敏在「思想家五十」大會中,接受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伊納休斯(Adi Ignatius)訪談的摘要:

 

■海爾早期有個冰箱的故事,很發人深省,是不是能向現場聽眾說一下這個故事? 


□其實我進入海爾完全是一個意外。三十五年前,青島有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工廠,沒有人願意去,我自告奮勇去了。對我來講,當時這個廠面臨最大的問題,不是要去創造一個什麼樣的品牌,而是要吃飯(活下去)。所以大概有半年的時間,我每個月到各個單位去借錢,開工資。另外,當時員工的素質很低,所以我制定了一個勞工紀律,有兩條最重要:第一,不准偷工廠的東西;第二,不准隨地大小便。


誰做壞的,就用大槌砸爛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有句話說得很好:「觀念的改變,並沒有改變事實本身,但它改變了人們對事實的看法。」比方說一天二十四小時,不管你的觀念怎麼改變,一天還是二十四小時;但如果你的觀念變成「時間就是金錢」,這二十四小時對你的意義就不一樣。當時我想先解決員工的觀念問題,因為那時的產品品質很差。


這個故事是一九八五年發生的。有一天我接到一位用戶投訴冰箱的品質太差,我拿著投訴信到倉庫,把四百個冰箱全都檢查一遍,結果發現有七十六個冰箱有不同的缺陷。那時候在中國,不管品質多差的冰箱都可以賣出去,能買一台冰箱很了不起,而且冰箱非常短缺,一個冰箱的價格大概是一個工人兩年的工資。所以員工覺得無所謂,反正冰箱一定可以賣出去。我就把七十六台冰箱都貼上標籤,知道冰箱有什麼問題,誰做壞的,誰就要用大槌把它砸爛。


當時我也沒跟員工講什麼大道理,只問員工:「如果這種冰箱的品質賣給你,你要不要?」所有人都說不要。「你自己做的你都不要,憑什麼別人會買?」當時就是為了要建立一個觀念:凡是有缺陷的冰箱就不能出廠。最後企業就逐漸發展起來了,從一個發不出工資的工廠,到今天成為一個世界品牌。


■你曾提到,你覺得這個產業最大的風險是,「完全專注於發展自己的產品」。這部分是否能請你說明?


□在工業革命時代,所有企業最注重的就是產品,一定要對產品感到非常滿意。但現在,時代已經進入體驗經濟時代,也就是,不再是大規模的製造,而是大規模訂製、個性化的體驗。用戶的很多意見不僅是對產品而已,還有對產品的體驗。


產品會被「場景」取代


我認為,在互聯網時代,產品一定會被「場景」替代。沒有人只單買一個產品,他會想買一個智慧廚房,而不是單一個烤箱或一個冰箱。而這個智慧廚房,不僅是用來儲藏食品,更是一種供應方案。比方說我們的冰箱,連結了幾百家有機食品供應商,這個冰箱就是有機的實體,兼顧方案。


在互聯網時代,產品會越來越不值錢,我覺得未來可能會進入到免費的時代,產品不過是一個載體,透過這個產品牽引一種服務方案。如果企業還在糾結,我怎麼樣去做一個產品,可能會難以存活。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00期

 

標籤.
相關文章 ARTICLES
方惟企業管理顧問公司首席顧問聶繼承 如何拉高業務團隊的表現?
我負責公司的業務部門,在團隊中,有些業務人員表現傑出,總是提前達標;有些則表現不 ... ...
2024.07.31
READ
普羅品牌管顧公司商務拓展總監楊淑燕 翻新品牌形象,應該注意什麼?
公司成立四十五年了,想翻新品牌形象,改變品牌視覺和風格,希望跟上時代潮流,但也擔 ... ...
2022.03.31
READ
「有問題」才能進步 叛逆份子的合作守則
職場上總有一些愛唱反調、喜歡挑毛病的「叛逆份子」,你應該怎麼和他們團隊合作?如何 ... ...
2022.05.30
READ
編輯部報告 絕對目標達成
在各種不順利或意外狀況時,你如何反應,如何扭轉局勢,堅持到底,成為成功者和失敗者 ... ...
2018.05.18
READ
聊出創新好點子 博報堂創意不斷的秘密
沒有議程的商討、看似閒話家常的聊天,正是日本頂尖廣告公司博報堂,好點子不斷產生的 ... ...
2017.09.29
READ
大同鋁業公司 文化對了,什麼都對了
因父親驟逝,張哲碩接下經營家族事業的重要任務。他如何透過自我對話與各種嘗試,找出 ... ...
2024.03.28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