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如何變得更策略思考
專訪哥倫比亞大學高階主管課程講師克拉克Dorie Clark

如何變得更策略思考

EMBA雜誌412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0.12.01

 

 

從根本上來說,策略思考是一種願意花一點時間退後一步,確定優先次序的習慣。策略思考是選擇做某些事,而不做另一些事。


年底時分,當公司在進行策略會議的時候,有一種能力會突然變得非常重要,或者領導人會突然發現團隊成員相當缺乏這種能力,那就是策略思考的能力。


「策略思考的好處是,如果你想清楚你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那麼通常你就可以解決上游的許多問題,去除很多你原來以為要做的事情。」杜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高階主管課程授課教師克拉克(Dorie Clark)說。


克拉克被Thinkers50選為全球五十位頂尖商業思想家之一。她著有「改造自己」(Reinventing You)、 「脫穎而出」(Stand Out)和「你就是創業家」(Entrepreneurial You)三本書。


她從小天賦資優,十八歲大學畢業,二十歲就獲得哈佛神學院(Harvard Divinity School)碩士學位。她的文章常在哈佛商業評論等媒體刊登,並曾在谷歌、世界銀行、微軟等組織演講或授課。近年來,她在知名的領英網站(LinkedIn)學習平台,開設策略思考主題課程,極受歡迎。


「從根本上來說,策略思考是一種願意花一點時間退後一步,確定優先次序的習慣。」克拉克說,「你要有情感的勇氣去做出選擇,選擇做某些事情,而不做另一些事情。」


策略思考時,應該注意哪些原則?主管應該如何培養策略思考的習慣?克拉克最近在美國接受本刊越洋專訪,以下是專訪摘要: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策略思考的能力,所謂的「策略思考」的樣子究竟是什麼?


□今天,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具策略性,許多人的老闆也希望員工更具策略性,這是我們一直聽到的事情。但是我們正在尋找的聖杯(holy grail)到底是什麼,很多人有些困惑。


還有一點,現代人大多感到極為忙碌,有點快被淹沒,需要非常辛苦地追趕。


策略的好處是,如果你想清楚,你要完成的工作是什麼,以及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通常你就可以解決上游的許多問題,去除很多你原來以為要做的事情。


你可以把某些事情授權給別人,或排除一些可能性,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更簡單,不用一直疲於奔命。如果你一開始就花時間來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不是一股腦兒地做所有的事情,你就可以做得更少,卻更有效能。


■在思考策略時,應該要注意哪些原則呢?


□在制定策略時,我認為需要牢記幾點。第一,策略必須簡單,策略的簡單性極為重要。部分原因是,這樣組織才能聚焦。組織很難同時專注於各種事情,每個人都需要朝著相同的方向前進。


第二個原因,尤其是如果你在嘗試創新時,如果消費者接收到的是混亂的訊息,有三十五種不同的版本,一切就變得更困難了。我們要確保公司只有一個明確的價值主張,並且能夠整齊地向前推進。


積極策略和緩解策略


在策略中,你必須一直權衡取捨,你必須把所有雷射光聚集在一個目標上。但另一方面,那又會使你非常脆弱。如果我們沒有命中那個目標怎麼辦?如果這個策略被顛覆了怎麼辦?因此,我們要有一個強烈聚焦和積極的策略,但也必須訂定一個好的緩解策略(mitigation strategy)。

     
有一個人們經常使用的策略工具。大家都聽過事後驗屍(post-mortem),也就是出了問題後,你分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是我認為對於公司非常有幫助的是事前驗屍(pre-mortem)。這是軍方使用的做法,你可以在啟動一項計劃之前,就假裝已經開始這項計畫,並已經失敗了,再和團隊一起進行討論,每個人都提出可能造成失敗的原因。主要的重點是要找出弱點,以便你可以設法保護這些弱點。


這些做法非常有威力,因為在推動新專案或新計劃時,人們經常會一相情願,他們所謂的策略就是一頭栽進去。那不是真正的策略,而只是行動。策略是採取聚焦的行動,但這些聚焦的行動是你掌握資訊,並且思考過可能性和後果之後,發展出來的。


■如果一個主管的工作是要提高某個市場的業績,一個具策略思考的主管會怎麼思考這個市場?


□在策略中,你可以做出的最重要決定,是關於你不做什麼。一不小心,你會同時面臨十個目標和優先事項,這很沒有道理。因為就算你把所有這些項目都移動了一英寸,事情也可能沒有任何進展。


重點是,決定我們要做什麼,要採取什麼行動。策略思考的人會理解,只能有非常有限的優先事項。我建議不要超過三個,甚至可能不超過兩個,當然,這些優先事項裡,會有各種活動。

     
如果你什麼都做,結果會變得平庸,你會被淹沒,沒有進展。我們需要做的是聰明、有策略的選擇,並且願意捍衛這些選擇。我們必須有洞察力選擇我們相信的東西,透過知識和研究,決定這是實現目標最有效的槓桿。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將會使其他東西變得更容易。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12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專訪資深顧問史密斯 活出無藉口人生
人生就是一部電影,我們在寫自己的劇本,導演自己的電影,我們可以決定要怪罪天氣,怪 ... ...
2017.05.29
READ
個人管理 列出「反向」的人生清單
大部分人都認同,有目標地過生活,是讓人生過得更有意義、更滿足的好方法。因此,許多 ... ...
2023.12.28
READ
熱門話題 奇異前執行長的回憶錄
關於奇異(General Electric)前執行長伊梅特(Jeff Immel ... ...
2021.03.31
READ
個人管理 「從A到A+」的作者看現在
日前,執行長雜誌(Chief Execu-tive)挑選出幾百位、橫跨各地域與產 ... ...
2022.11.30
READ
目標設定 今年,成功達成新年目標
去年你的新年目標是什麼?你成功達成了嗎?根據統計,大約有八○%的人在二月的第二個 ... ...
2018.02.01
READ
人生創意引導公司創辦人符敦國 我該如何主持會議,鼓勵發言?
我們開會時,每次希望大家提意見時,大家不是低頭不語,就是離題發散,或是簡答,很少 ... ...
2025.02.25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