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力資源 > 別把員工框在盒子裡
專訪盧米納顧問公司創辦人戴生

別把員工框在盒子裡

EMBA雜誌37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7.11.26

 

別再為部屬貼標籤,限制他們的發展了!

人們的特質和表現會受環境影響,重要的是協助員工了解自己的特質與模式,練習微調。
 

當我們把人分類型,就會把人們框限在一個盒子裡,不自覺地對人產生了偏見。」戴生(Stewart Desson)指出。
 

戴生是英國盧米納顧問公司(Lumina Learning)創辦人暨執行長。他強調,很多主管喜歡把員工分類,但是這樣有一個很大的風險,容易限制了團隊成員和團隊的發展。
 

他表示,人們的確具備某些特質,但是這些特質不是永遠存在,不同的情境,會觸發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特質。「重點是,我如何透過覺察,來微調自己表現的特質。我可以把它當作肌肉嗎?我可以練習這種微調嗎?」他說。
 

戴生曾任英國航空公司高階主管,創立顧問公司後,協助了許多企業進行變革和組織重整。他在全球培育了超過一千名顧問,並提出一種創新的心理測量學方法Lumina Spark,在企業組織裡作為員工發展和變革溝通的工具。
 

主管該如何協助員工突破限制?企業該如何促進團隊合作?以下是他最近接受EMBA雜誌專訪的內容摘要:

 

■你主張,我們不應該把人分類型,而應該看他的特質,主要是為什麼?
 

□我們不應該把人們分類,原因有三。第一,科學上,這種分類並不存在。從生物的角度來看,不可能把人們分成三種或四種心理上的類型。
 

第二,就已經實證的研究來說,關於外向還是內向,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居於中間的。有人可能比較常表現出外向的樣子,但並不是永遠都這樣。
 

第三,當我們把人分類型,就會把人們框限在一個盒子裡,不自覺地對人產生偏見。主管可能會開始對部屬貼標籤,使部屬在事業發展上有所限制。
 

例如,他覺得某個人很有創意,但不適合營運工作。這種做法是過度簡化一個人。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在一個範圍內運作。都可以選擇將某個特質往上或往下調整,發展自我。
 

特質,是能控制的
 

過去二十年來,有很多關於頭腦如何運作的研究,其中一個很傑出的理論叫作特質活化理論(Trait Activation Theory)。意思是說,人們具備某些特質,但這些特質並非永遠都存在,必須有東西觸發它。
 

舉例來說,我在談判的時候,可能比較凶悍;但和員工在一起時,我會比較有同理心,我會關心他們。也就是說,環境脈絡會決定我表現出哪一種特質。
 

所以如果只是說一個人有某種特質,這是非常過時的理論。特質必須被視為,我們所能控制的一個東西。是的,我們有某些偏好,但我們會隨狀況往上調一點或往下調一點。
 

所以重點是,我如何透過覺察,來微調自己表現的特質。我可以把它當作是肌肉嗎?可以學習這種微調嗎?
 

比較高效能的人會有微調特質的技巧;比較低效能的人永遠都表現得一樣。如果你的工作環境都一樣,你是可以永遠一樣,但萬一你換了工作,或公司被購併,如果你沒有這種彈性,你可能會遇到問題。
 

比較好的模式是,找出三種人物角色(persona):第一、潛在的我是誰,我內心真正喜歡的是什麼;第二,我日常表現出的樣子是什麼;第三,在壓力下,我會表現出來的樣子又是什麼。
 

這些特質和表現方式都是動態的,對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學習進行微調。
 

■這對企業主管或人力資源人員的意義是什麼?
 

□過去十年的研究顯示,人類的頭腦是有可塑性的,是會改變的。所以只執著於自己是怎樣的人,這是不正確的。人力資源人員可以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幫助主管有這個自覺,並且協助他們回到平衡狀態。
 

快速回到平衡狀態
 

人們常因環境的誘發,而有不同表現。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在談判時變得非常直接,你可能注意到他變得太侵略性了,而他自己可能沒有注意到。所以覺察與訓練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這一點。
 

你注意到了嗎?是什麼引起的?我能不能回到平衡狀態?因為我們都是人類,我們都會過度擴張(overextended)。這些反應是自然的。問題是一個領導人多快可以回到平衡狀態。
 

■舉例來說,環境中,什麼是典型的誘發點?
 

□例如,你和一個財務主管合作一項專案長達九個月,這時你提出一個很棒的新主意,而且這個構想下個禮拜就可以完成。但對那個財務主管來說,他可能覺得這是一個干擾,因此,他的某些特質被誘發了。

他的信念可能是,我們必須準時交貨,不能有干擾。反應在行為上就是,他聽不進任何點子。因此,當你有個想法時,他的回應很自然地就是拒絕。
 

他的這種特質,十次有九次都是優點,但是有十分之一的機會,可能會讓他錯過了好點子。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75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前雀巢大中華區人力資源資深副總裁陳雲雀主答/編輯部撰文 A或B,應該升遷誰?
某位中階主管準備離職,公司希望擔任這個位子的員工,能對公司的文化與情況有一定程度 ... ...
2017.08.14
READ
台灣敏捷協會理事長張昀煒 如何運用敏捷式管理,讓團隊更敏捷?
Q我聽到敏捷式管理(Agile)的概念很久了,我希望團隊動作更快速,更顧客導向, ... ...
2021.07.29
READ
專訪前迪士尼公司訓練總監李普 打造夢幻王國的合作魔法
在夢幻的背後,迪士尼如何有系統地促進部門合作?在世界各地擴展夢想王國的版圖時,又 ... ...
2018.04.11
READ
循序漸進 新員工,上工了!
在新員工逐漸上手的期間,公司要如何做才不會失去他們? ...
兩個教練技巧 用一對一會議提升部屬的問題解決力
想要提升部屬解決問題的能力,成功達成目標,不妨善用一對一會議的力量。透過會議中的 ... ...
2021.11.29
READ
學習趨勢專家梅西 工作的時候,就是最好的學習
企業主管的挑戰和機會是,我們必須讓員工在工作的時候,就同時是個學習者。 ...
2018.06.13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