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群活動 > 勇敢捨棄,才能成功轉向
信邦電子董事長王紹新、總經理梁偉銘

勇敢捨棄,才能成功轉向

EMBA雜誌435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22.10.31

 

信邦電子總經理梁偉銘

 

當市場開始進入削價血海時,信邦放棄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了強化合作與成長動能,信邦打破權力結構,建立事業體組織。


對某些客戶說不,卻可能帶來更多更好的客戶;縮小範圍集中在某些領域上,卻反而可能打造出非常寬廣的技術和服務。


這是信邦電子的學習。成立於一九八九年的信邦,從服務消費性電子大廠起家,歷經兩次轉型。如今,公司深耕醫療健康、汽車航太和綠色能源等五大領域,擁有上百家世界知名客戶,二○二一年營收為二五五億元新台幣。


信邦今天的成績主要歸功於二○○二年推動的大轉型。當時正是台灣手機、平板螢幕興盛的時期,各家消費性電子大廠都是信邦的客戶,但當產品標準化,大家的設計都差不多時,市場開始進入削價血海。當時,信邦電子董事長王紹新思考,如果客戶都已經是「毛三到四」(毛利三%到四%),公司還能有多少利潤呢?


這一點,讓他在二○○二年下定產品轉型的決心,徹底放棄原有消費性電子產品。「開拓新事業是很困難的,如果公司同時維持新舊事業,多數員工會選擇在舊事業。你只能砍掉舊事業,讓大家專注找出活路來。」王紹新強調。


二○○三年是信邦轉型的關鍵年,公司把所有消費性產品改成利基型的工業產品。王紹新分析,消費性產品相關的大量製造看似門檻不高,卻會花很多人力,吃掉公司資源。開發新產品市場雖然很辛苦,但因不打價格戰,著重創造附加價值,因此能和客戶建立起長遠夥伴關係,讓公司穩定成長。


從集權到分權


信邦第二次大轉型是組織上的轉型。隨著組織成長,公司在各地有不同的總經理,甲地想把訂單轉去乙地做,乙地總經理卻不見得配合。信邦決定從原本的中央集權走向分權,建立數個事業體(BU化),讓每個產品都是利潤中心,事業體內有自己的供產銷系統。


每個事業體都有很大權力和責任,可以決定產品在哪裡生產,成立多少單位讓事業成長。每個事業體也會去思考未來要如何走,進而考慮如何培養人才。公司也設立考核辦法,獲利由各事業體去規劃該得到的獎金福利。「事業體制度從二○○九年實行到今天,十三年來業績和EPS都穩定成長。」信邦電子總經理梁偉銘指出。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435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聚和國際執行董事郭美璘 讓知識在公司裡「動起來」
想讓對方徹底理解,一定要先說 why;想成為知識工作者,必須先懂得分享。聚和國際 ... ...
2022.10.31
READ
變數位,練敏捷,學傳承 別再等數位轉型「最好的時機」,來一場企業轉型與變革的學習盛宴
數位轉型該從哪開始?組織變革應注意什麼?資深員工退休該如何推動知識傳承?EMBA ... ...
2022.09.29
READ
台電公司副總經理徐造華 化身變形蟲組織的國營企業
分布全台一百多個單位的兩萬多名台電員工,承載的是全台灣穩定供電的使命。這樣複雜龐 ... ...
2022.10.31
READ
信義企業集團倫理長暨人資長楊百川 做對的事情,先義後利
人才帶來品質、品質帶來績效、績效帶來的財富分享給更多人才……信義房屋如何創造良性 ... ...
2019.06.01
READ
可樂旅遊集團副董事長吳守謙 堅持做簡單的事情,就不簡單
透過系統管理及數據分析,可樂旅遊將顧客的聲音,變成員工、供應商改善的依據。 ...
2020.09.29
READ
良興電子總經理賴志達 讓每一位員工都是一家商店
當科技與顧客行為的改變,對零售業帶來新的衝擊時,良興如何賦能團隊,讓公司能夠彎道 ... ...
2022.10.31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