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管理 > 讓左腦右腦互相傳接球,找出商業世界裡的感性力量
鍛鍊左右腦傳球

讓左腦右腦互相傳接球,找出商業世界裡的感性力量

EMBA雜誌391期 / EMBA雜誌編輯部
2019.03.18

 

理性當道的商業世界中,訴求情感與直覺,反而能讓人脫穎而出。左腦擅長邏輯分析,右腦掌管情感,應該如何互相搭配?

 

你是左腦人,還是右腦人?右腦掌管感性、靈感、想像與記憶,它與五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與味覺有關。例如辨別聲音或顏色,在演奏、繪畫時,右腦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相對而言,左腦掌管理性、語言、邏輯與數理,也與記憶有關。像是學習學科新知時,就是左腦上場的時機。
 

人們的大腦不會只運作左腦或右腦,但從每個人的行為模式中,仍可以找出你是偏重以左腦,還是右腦思考。一般來說,右腦人敏感、情感豐沛,由於習慣將資訊轉為圖像處理,因此具方向感、擅長記憶;左腦人則重視邏輯、理論,並習慣線性思考,因此擅長計算、分析。
 

在商業世界裡,左腦人看似較具優勢,然而,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內田和成卻發現,許多成功突圍的經營者,憑藉的往往是一股直覺與靈感。「沒有人知道答案,我只能自己試試看了。」他們會這樣告訴自己。換句話說,他們會選擇那些「以邏輯來判斷,成功機率看似不高的事物」,進行嘗試。
 

內田和成過去曾任職於日本航空、BCG顧問公司,二○○六年,他曾被美國管理顧問雜誌(Consulting Magazine)評選為,世界前二十五名最強管理顧問。他形容自己為,經過種種左腦訓練的右腦人。
 

他在最近出版的「右腦思考」一書中指出,邏輯、理論對企業人士而言是必要條件,然而身處變化迅速、競爭加劇的環境,許多課題已無法以邏輯、理論解決。懂得以右腦搭配左腦的人,往往更能發揮潛力,提高效率與創造力。
 

他以嬌聯創辦人高原慶一朗為例說明,嬌聯在企業規模尚未擴大,且販售商品以女性用品為主時,儘管慢了其他企業一步,仍決定加入嬰幼兒用品市場。當時日本的嬰幼兒用品市場幾乎是由跨國企業寶僑(P&G)獨佔,因此幾乎所有經營幹部都持反對意見。然而,高原慶一朗的直覺告訴他:「現在還來得及。」
 

他並非意氣用事,而是分析過情勢。當時嬌聯必須發展全新事業,以突破成長困境,他認為嬰幼兒用品是非常好的選項,之後才決定賭一賭這個機會。最終,嬌聯成功在嬰幼兒用品市場搶下一席之地。
 

讓左右腦互相傳接球
 

大到企業決策,小到日常工作,我們都可以好好運用左右腦。內田和成建議,以三明治結構交互運用左右腦,依照右腦左腦右腦的順序,分三步驟以輸入分析輸出的方式處理工作,在各步驟之間,讓左右腦靈活地傳接球。

 

首先是透過右腦(亦即直覺),來觀察與感受員工的士氣、顧客的行為,或是第一線的現場等,並輸入種種資訊。接著,以左腦(亦即邏輯)分析、檢視輸入的資訊,發掘真正的課題,並列出解決方案。最後,再以右腦決定採取哪一個解決方案。
 

舉例來說,若希望高層認同自己的提案,你必須先設法收集種種資訊。
 

根據過去在BCG顧問公司擔任管理顧問的經驗,內田和成認為,收集資訊最好的方法是與其他人見面、對話、訪談,或辯論。因為這些時候右腦會發揮作用,而使人靈光一現,找到重要的資訊。接著再以實際的理論分析、檢視,確認應如何做好準備。最後則是發揮右腦的作用,在與高層溝通時除了說明道理,也動之以情。內田和成建議,先動之以情再說之以理,可能更為有效。
 

在上述各個工作流程中,都別忘了交互使用左右腦,就像讓左右腦傳接球一般。不妨試著運用以下方法傳球,隨時以左腦的邏輯支持右腦的直覺,同時以右腦的直覺補強左腦的邏輯:

 

  • 當右腦覺得某個點子很有趣,就以左腦確認。
     
  • 左腦列出零碎的理論時,以右腦賦予架構。
     
  • 以左腦打動對方的右腦,使對方心服口服。
     
  • 當右腦感到不安時,再次從頭驗證所有的脈略。



本文未完,全文請見EMBA雜誌391期

 

相關文章 ARTICLES
創新策略 戴森的最新創新與失敗
戴森(James Dyson)推出過的經典產品,都稱得上是「不可能的任務」。不用 ... ...
2020.02.25
READ
關鍵話題 你怎麼運用AI?
面對席捲而來的AI浪潮,你如何運用它?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普拉南(Phanish ... ...
2024.03.28
READ
賣成果,不是賣產品 如何成為顧客心中的首選
在產業界線模糊的今天,想在茫茫商品大海中,成為顧客心中的首選,公司必須針對一個關 ... ...
2020.08.31
READ
證據和盲點,哪個重要? 讓對方說服自己的科學
為什麼他總不聽勸?為什麼給了對方各種資訊和證據,還是無法改變他?事實上,最好的說 ... ...
2022.09.28
READ
個人管理 如何做出「好」決定
擔心自己做不好;擔心過程中出問題……。為了做決定,人們往往會給自己施加很大的壓力 ... ...
2022.06.30
READ
編輯部報告 為什麼說再見這麼難?
我們常常很擅長開始,開始一個事業,一個專案,一段感情,但我們常常不太會結束。「開 ... ...
2020.12.01
READ